SHCM
学生
教职工
校友
考生
本科生
研究生
ENGLISH
丨
导航
关于上音
上音简介
上音标识
上音章程
治理架构
党政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荣誉体系
二级院系
音乐学系
作曲指挥系
钢琴系
声乐歌剧系
管弦系
民乐系
音乐教育系
音乐戏剧系
音乐工程系
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
艺术管理系
数字媒体艺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共基础部
附中(附小)
师资队伍
杰出人才
荣誉教授
客座教授
教师名录
人才招聘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杰出校友
附中(附小)
科学研究
科研处
贺绿汀高研院
音乐艺术研究院(音研所)
艺术实践
艺术创作
活动演出
上音歌剧院
贺绿汀音乐厅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成教招生
上海乐队学院
学生就业
全球上音
国际教育学院
上音考级
合作交流办 校友会 基金会
资源服务
图书馆
东方乐器博物馆
校史馆
出版社
学报
上音资产公司
上音考级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校训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
愿景
人才培养定位
新时代办学定位
使命
<
>
学院新闻
News
上音校领导看望慰问后勤保障人员
2023-01-25
寅去卯来腾瑞气,虎归兔到发祥光。大年初一,虽然阴雨绵绵,但上音校园一片祥和,喜气洋洋。院党委书记裴小倩,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艳玲一行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春节期间坚守在岗位的一线后勤保障服务人员。裴小倩首先转达了正在参加央视春晚演出的廖昌永院长对各位留守工作人员的亲切慰问,同时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后勤保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与师生一起同舟共济,共抗疫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大家表达感谢,感谢大家让上音校园和谐平安美丽。李艳玲表示,非常感谢大家去年的辛苦付出,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抗疫友谊,新的一年希望大家继续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为师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现场掌声雷动,情谊融融,院领导与大家一起品尝象征团圆的汤圆,并送上工会准备的新春大礼包。后勤保障人员们感谢学校领导的暖心慰问,这份关怀关爱让大家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落实学校要求,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全力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度过欢乐祥和的中国年。党委办公室、后勤保卫处、上房物业公司等负责同志陪同慰问。
廖昌永再登央视春晚,激励新征程,奋楫再出发
2023-01-23
金虎辞岁,玉兔迎年。昨夜今晨,央视2023年春晚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演绎,专业演员和群众代表联袂登台,质朴暖心的真情流淌传递,热气腾腾的生活真实再现。上音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第13次登上春晚舞台,与吴碧霞、王凯、郁可唯一同演绎《远征》,唱出青年面对风吹浪打依然拼搏前行的勇气和毅力。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远征吧,把新征程走出梦想的远大……”高亢昂扬的歌声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人心中,进一步激发起“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的坚定信念。廖昌永说,“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能在这样一个举国同庆的节日里,用音乐给千家万户的观众拜年,很幸福。祝大家兔年大吉,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春晚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年夜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登上这个舞台都觉得很荣幸。”廖昌永说,“从1983年至今,春晚有40年历史了,这个舞台上亮相了那么多艺术家,那么多好作品。回想起那首歌、那个场景,就能把我们带回一段往日时光。”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上音努力开创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共同谱写了九十五年华诞的崭新
院领导走访慰问寒假留校学生
2023-01-20
金虎辞旧岁,瑞兔送福来。为深入了解我院留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做好安全教育和保障服务工作,让留校学生度过一个平安、温暖的春节,在癸卯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卫,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冯磊,以及学工部、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师代表为24位寒假留校学生送上学院问候和诚挚祝福。学院为留校学生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新春礼物:从日常生活用品,到满满祝福的大礼包,再到春节必备的春联、窗花等中国传统装饰,一应俱全。准备的物品既为留校学生营造了中国新年温暖团结的过年气氛,又向他们传达了真切关心:金灿灿的小兔子窗贴活泼可爱,红彤彤的镂空窗花充满“年味”,零食袋大熊猫包裹着中国文化元素特色,“多芬”取其谐音“多分”,寓意着祝福同学们的学业在来年蒸蒸日上,学校的人情味也像新春礼物一样,让大家都“抱了个满怀”。院领导通过走访留校学生宿舍区,在送上新春礼物之余,表达了对留校学生的悉心关怀。走访过程中,院领导向同学们亲切问候道:“寒假留校生活还可以吗?”“身体怎么样?”“学校食堂怎么样呀?”等有关假期生活的问题,虽然在传统佳节同学们无法和家人团聚,但也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祝福,在温暖的大家庭过新年
2022年上音研究生教育回顾
2023-01-19
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厚植爱国情怀,持续深化“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加强学科建设、谋划学位授权点建设,以“音乐专博”培育为抓手,探索研究生教育新路径。2022年,上音积极落实“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点”上海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开展第一批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工作,将总课题细分为若干子课题,由各学科、专业负责人担任各子课题负责人,扎实开展研究。为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培养目标、报考条件、课程体系、学位授予等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学术支撑与决策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积累,我院申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音乐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获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2年研究生教育课题资助。同时,经过充分酝酿、科学论证,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增设“歌剧学院”,聚焦声乐、指挥、歌剧音乐指导等专业,对标学科布局调整推进人才分类培养。12月,依照2022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对应
纪念桑桐教授诞辰100周年
2023-01-18
桑桐(1923-2011),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教授,曾任上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桑桐,原名朱镜清,出生于1923年1月,上海市松江县人。1941年9月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组,随德国作曲家弗兰克尔(Wolfgang Fraenkel,1897—1983)和奥地利作曲家施洛斯(Julius Schloss,1902—1973)学习。1948年10月到苏北解放区,在苏北华中党校学员队学习,改名桑桐。1949年3月在苏北华中党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调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音乐室工作,任音乐干事。1949年11月调入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今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1952年初至1981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先后任作曲系讲师、和声教研组组长、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期间,曾兼任过系党支部书记、院党委委员等职。1981年11月被任命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1984年5月任上海音乐
学院公告
Announcement
2023-01-26
兔年新禧!“云上音”系列音乐会与您共贺新春
2023-01-12
报名启动 | 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原创筝乐作品创作比赛开赛
2022-12-27
“乙类乙管”最新政策要点+个人防护指南请收好
2022-12-23
明日考研,上音考点入场重要提示!
2022-12-20
致在沪参加2023年研考考生的一封信
2022-12-15
关于延期举办2022上海音乐学院第七届【学院奖】作曲比赛的公告
2022-12-13
一周讲座及演出预告(12.12-12.18)
2022-12-09
2022第三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获奖名单公布
新闻日历
Calendar
<<
<
>
>>
今日新闻:
条
媒体视角
Media Coverage
15
Dec
【澎湃新闻】明年3月任教上海音乐学院,54岁大提琴家王健归来
在国际舞台上驰骋多年后,54岁的大提琴家王健多了一重新的身份——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3月底,春暖花开之时,他将以教师的全新身份,从欧洲回到阔别三年的上海,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执教。此刻人在伦敦的王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因为有了教学任务,他未来的演出会受一定影响,在美国和欧洲演出的机会会大大减少,但在亚洲的演出还会保留,“这是必须做出的牺牲。”王健澎湃新闻:听说很多学校在争取你,最后为什么决定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王健:首先,上音是公认的全国最优秀的音乐学院之一,而且又是我的母校,他们对我做出了非常友好的邀请,给出的条件也非常有竞争力。最重要的原因是照顾年迈的父母,在父母身边待着,让他们更放心。上音在地理位置方面有天生的优越性。综合来说,留在上海更适合我。我在9岁进入上音附小,附小读完又进了上音附中,之后才出国留学。上音不光是我读书的地方,也是我长大的地方。我3岁跟随父母来上海后,住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上音汾阳路校区的对面,我爸爸工作的样板团就在上音旁边,5岁我又搬到上音附中附近的东平路上。澎湃新闻:未来的教学计划有什么安排?王健:我会跟上音管弦系的大提琴教授李继武组建
08
Dec
【中国新闻网】音乐会上西方乐器演绎东方婉约词 跨文化碰撞出绚丽火花
12月8号, 《2022大管独奏、重奏上海音乐会——大管欢鸣颂新城》在上海举行。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国家一级演奏员刘照陆带领团队,用西方乐器——大管,演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句。西方乐器和演奏方式,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融合,展开一场跨时空,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碰撞。原创大管与钢琴套曲《易安居士》 是一组根据李清照生平,所作宋词创作的组曲,包括12个曲目。在音乐会上,音乐家们演奏了前三首。刘照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管虽是古老的西方乐器,但其壮阔悲凉的底色也很适合展现讲究意境的中国诗词。【同期】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 国家一级演奏员 刘照陆大管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西方乐器,它有非常成熟的创作演奏体系,在中国如何用这种成熟的体系,奏响中国的声音,奏响民族的旋律,一直是我们音乐人或者说我们大管从业者、演奏者或者教学的老师,心心所思念的一个方向。【解说】大管又名巴松,是一种木管类乐器,在西方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因为音域广、极富歌唱性,低音沉稳、高音朦胧纤细,是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多位音乐家的心头所爱。刘照陆说,大管到19世纪才传入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以快速发展。不过,
08
Dec
【音乐周报】对“长相知”审美意象的诗意咏叹
12月7日是中国的“大雪”节气。当日的上海,上午明亮且温暖的艳阳令人舒宁、柔和与惬意,而晚上7时30分在上音歌剧院内上演的“《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巡演”,则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受众,将内心中切切的期盼换做了圆满的句号。疫情以来,许久不曾踏入音乐厅这神圣的、全然审美的场域,当晚台上与台下却心贴近、目承悦、耳聆听,人们那由衷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不言而喻。“《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巡演”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方琼科研团队精心打造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12月7日的演出是“结项”之夜。6年来,在业界已享有广泛艺术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这一中国民族声乐表演领域的精品制作,以其个性化的舞台艺术诠释方式和不断重塑打造的演绎规格,让观众在久已耳闻或部分地有过相关听赏经验的情况下,获得了观摩听赏的新感知。而对笔者的意义,则是满足了长久以来的表演美学与接受美学之间“相知相认”的审美期待。全场音乐会共呈现了11首精选作品(返场曲为《但愿人长久》),从包括先秦、汉、唐、宋、明、清代等跨越千年的中国传统经典诗词中拣曲、选词,同时积极推介当代新、老作曲家们的各个构曲、章句。在导赏人刘红的现场讲述
信息速递
What’s New
2023-01-19
上音冯长春教授专著荣获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著作奖
2023-01-16
上音成功举办哈特穆特·霍尔教授大师班
2023-01-16
上音附中学子在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2023-01-13
上音师生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届中青年论文评选”中荣获佳绩
学院专题
Features
学习二十大
党史学习教育
“四史”学习教育
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
>
>>
2021年12月29日
2022新年音乐会
MORE
2021年12月28日
大型交响音乐会「红色血脉」
MORE
2021.6.30
最美的声音献给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专场音乐会
MORE
2021.6.28
最美的声音献给您—上海音乐学院现打系专场音乐会
MORE
2021.5.7
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专场音乐会 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四)
MORE
云上音
SHCM “On Cloud”
公众号
学习强国
微博
抖音
哔哩哔哩
上音视听
SHCM Video
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四)
2022-03-23
中国艺术歌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融汇西方音乐元素和中国文化艺术 以丰富的音乐手法表达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内涵。 5月7日晚,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国声乐艺术中心专场音乐会“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四)”,廖昌永与第二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音乐会将于上音歌剧院上演。院长廖昌永、钢琴系副主任孙颖迪携手众获奖选手给观众们带来一场形式新颖的艺术歌曲盛宴。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
2021-09-29
作为“上音献礼建党百年系列重大活动”之一,自2020年起,上海音乐学院结合新时代特点,以全学科、师生同台的形式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创排新时代版《长征组歌》。2021年4月正式启动全国巡演,先后在青岛大剧院、上音歌剧院、上海辰山植物园、常熟大剧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南通大剧院、延安保育院剧场等展开多场演出,为全国人民打造了一台大型音乐党史课。
校园宣传片
2021-09-29
上音视觉
SHCM Visual
上音视觉
SHCM Visual
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18层教学大楼
校园风景
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
上海音乐学院零陵路校区校训栏
上音歌剧院
文明在线
信息公开
语言文字
上音院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