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属音乐学科分支。我院音乐学系于1982年创立,对全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音乐学系不断拓展教学方向和研究范围,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出成就。这些学科优势将通过为留学生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转化为我院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学科优势,我院有学科团队为该课程提供支撑。
就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来说,它指在中华大地上历代(包括古代及近现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以及在古代历史场合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音乐品种和音乐作品。具体说来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时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延续下来的固有方法、采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作品。进而,我们可以补充说,中国传统音乐,实际上是以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传统中国来定义的一个范畴。之所以强调传统中国, 其意义在于强调“音乐传统”。亦即着重于静态现象与实体的“音乐作品”,并讨论其“固有方法”、“固有方式”、“固有型态”和在社会和文化接受与使用中的动态性的过程。因此,根据该学科研究范畴,其研究对象包括: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音乐。同时,也通过对各民族的了解考察、以求全面认识各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或人类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从学科整体建设来说,该课程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概览性的介绍,涉及到中国传统音乐各方面的内容,使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整体化的概念。待今后条件成熟,可以从民族戏曲音乐、中国民族器乐方面分出独立课程,较为具体地逐一介绍中国各传统器乐文化和中国戏曲艺术,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形成呼应。同时,借助我院民族音乐系表演学科的优势,再从传统器乐中挑选较有代表性的如二胡、古琴等,教授外国留学生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在学习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外国留学生将通过每一首作品,每一位中国作曲家来对中国文化产生进一步感性认识和了解,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共鸣。
中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所延伸的文化展望。上海音乐学院历来有广阔的视野和学术学源对世界相关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力求站在世界学科的前沿。因此,世界民族音乐也将被列入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通过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从而对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