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教授主讲蔡元培讲堂第四十七期《从小说到戏剧到歌剧——长篇小说<白鹿原>的改编》综述

发布者:王丹丹发布时间:2023-11-21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31012日,上海音乐学院如期迎来了由科研处主办的“蔡元培讲堂”第四十期。本期由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王丹丹主持,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艺术》主编、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副会长杨扬主讲。杨扬教授在讲座《从小说到戏剧到歌剧——长篇小说<白鹿原>的改编》中,与我院师生分享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改编为戏剧和歌剧时所面临的挑战,他以《白鹿原》为例,讲述了文学作品在不同艺术样式中的表现形式。

讲座分大板块:第一,艺术家需要在观念形态上有所建制,高等艺术院校需要引领审美观念的潮流;第二,在面对以文学为蓝本的改编作品时,改编者需要对文学原著进行精确的解读,在寻找艺术的创作观念上要有所发现,并以其擅长的方式将新的发现运用到戏剧和歌剧的创作之中。

在第一板块中,杨扬教授指出,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通过音乐和戏剧支撑起城市的审美工作,它们如同上海市的两张名片。高等艺术学院不仅要引领城市的艺术观念,还引领各个时期的审美潮流。这是艺术院校的从业者在艺术观念上的思考。随着审美观念的不断演变,我们的艺术也在与时俱进。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为主。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舞台布景的设计都要求真实地还原生活。直到1959年,导演黄佐临在国内排演了第一部布莱希特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这部剧中,他尝试效仿布莱希特的间离表演方法,认为中国需要布莱希特表演体系。80年代左右,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以及相关作品在国内逐渐被接受并运用。由此可见,艺术的变革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戏剧界的发展。因此,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高层次的艺术家需在观念形态上有所建制,高等艺术院校需要有引领审美观念的责任。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杨扬教授建议艺术从业者需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 艺术家要具有辨别艺术作品好坏的能力,如同中医的“望闻问切”。在观摩了作品之后,艺术家要了解其优势和不足,要用精确的方式将其表述,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2. 艺术家需增强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前沿艺术创作的最新动态,学习高水平演出的独特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3. 艺术家应从创作观念的角度出发,巩固艺术的观念与范式,引领艺术的审美进程。例如:上海音乐学院在20世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便是经典案例。该作品既有中国独特的审美趣味,又表现出典型的西洋音乐范式。

艺术从业者一旦具有了以上三种能力,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便会产生新的“发现”。

在第二板块中,杨扬教授指出,在戏剧与歌剧的创作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思路。这样的优势在于,以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坚实的基底,极大提升了作品改编后的成功率。例如:由小说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和以民间文本为原型的《梁祝》。改编经典文学作品的关键在于对原作的充分解读,在于对原有文本产生艺术观念上的新“发现”。之后,杨扬教授以经典文学作品《白鹿原》为例,为在场师生讲解了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再创作。

首先,杨扬教授简要介绍了小说《白鹿原》大致内容。他指出,《白鹿原》的精彩之处不限于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对以黄土高原为历史背景基础的一种文化心理描写。作者陈忠实在创作该部小说时,由家族故事体现出文化心理的结构,这便是艺术观念上的新“发现”。这部小说的重点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解释陕北的文化心理现象,这也是该小说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在众多以《白鹿原》为原型的改编作品中,杨扬教授重点介绍了北京人艺和陕西人艺所改编的两个版本的话剧《白鹿原》。这两个版本的成功之处在于向观众展现了陕北农村这一传统文化的社会结构,对原著的解读有了艺术观念的新“发现”。

以北京人艺的话剧《白鹿原》为例,主演濮存晰曾在自传中写到:为了塑造白鹿原中的白嘉轩这一角色,他绞尽脑汁,苦寻出路。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了代表陕北的声音符号——华阴老腔。由此,他恍然大悟。因为,角色的塑造可以通过声音入手。最终,他决定通过声音形象来塑造角色,这与导演林兆华的想法不谋而合。在舞台设计方面,该版本大胆使用了“黄土”元素,并在话剧开头邀请陕北民间艺人演绎华阴老腔。如此,观众在剧场中能够快速地进入戏剧的规定情境。这个案例体现了北京人艺版《白鹿原》的主创人员在解读文本过程中的新“发现”,艺术家要把在这种发现体现在艺术创作之中。

相比北京人艺版本而言,陕西人艺版本的话剧《白鹿原》将“本土价值观”体现得淋漓尽致。“白鹿原”作为陕北社会的文化缩影,其特点在于故事所处的环境为传统社会,即熟人社会。血缘关系和社会默契是熟人社会的主要特征。为了呈现故事中的“传统社会”,陕西人艺版的《白鹿原》在舞台布景上以“祠堂”元素为中心,在表演上大胆使用陕北方言。“祠堂”代表了宗族血脉,陕北方言明确了角色所处的地域环境。这两个新发现使该版本一经上演便引起强烈反响,收获了全国巡演500多场的可喜成绩,是《白鹿原》改编的优秀范例。

除了上文中的两个优秀改编版本之外,《白鹿原》的改编还有一些遗憾。一些改编自《白鹿原》的艺术作品未达到小说所传达的文化心理现象,缺乏一定的深度。相反的是,这些作品将《白鹿原》的关注点聚焦在角色田小娥和黑娃之间的爱情悲剧。相比于陕西人艺版本的《白鹿原》来说,以歌剧版《白鹿原》为例,该版本未能充分展现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到目前为止,仅演出5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国内歌剧创作市场的困境,即高成本的投入与低市场的回报。观众对歌剧的反馈通过市场便可略知一二。诚然,歌剧中需要通过乐思来表达人物性格、揭示矛盾冲突。因此,其情节与角色的设置不宜过于繁琐,这使得歌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有了新的难度。在简单情节和精简角色的设定之下,音乐的融入能否使歌剧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对于国内歌剧的主创人员,特别是编剧和作曲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讲座的结尾,杨教授再次强调,创作思维在不同艺术样式跨越的过程中,要展现不同艺术种类的特色。如此,这便要求创作者要准确解读文学原作,并以适合的形式融入到戏剧和歌剧的艺术表达之中。作品的改编并非故事情节的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改编者用心研读文本,思考其潜在的思想内核,以擅长的方式将解读后的新发现通过戏剧和歌剧舞台传递给现场观众。这对改编者的艺术功底和鉴赏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如同杨扬教授在讲座开始所强调的观点:艺术家需要在观念形态上有所建制,高等艺术院校需要引领审美观念的潮流。

本场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积极反响。在提问环节中,来自艺术管理系的同学提出:小说、话剧和歌剧各具其艺术特色,如何做到在改编原小说之后,既能保留改编后戏剧和歌剧的艺术特色,又能保留其文学作品的原有韵味?

杨教授对该问题给予了高度赞扬。他指出,这三种艺术样式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文学原作来说,小说侧重心理描写,表达文化心理结构。对于戏剧和歌剧来说,重点是将文本解读做到位,提取原小说的精华之处。在改编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文学文本的“原汁原味”,也要“发现”戏剧和歌剧的独特魅力。最后,杨扬教授强调:艺术从业者要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审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