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苍洱之畔,上音之声”声乐歌剧系暑期实践活动(云南线)

发布者:陈晓翌发布时间:2022-09-05浏览次数:256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团委,作者小音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2年声乐歌剧系暑期实践团队聚焦大理,实地考察大理的红色精神,以革命前辈为榜样,践行初心使命。探寻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在教育、农业、城市规划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聚焦乡村新发展动态,献礼二十大。

2022年7月1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讲话内容,实践团去到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南薰桥、州城文武庙,探寻长征足迹。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回顾了长征的主要历程,陈列馆用历史图片、文物和文物复制品、场景布置、灯光音效等方式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数万烈士金戈铁马、不怕牺牲的英勇壮举,再现了一场红军长征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2022 年 7 月 7 日,同学们探访了位于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的周保中故居,并参与了在周保中纪念馆中举办的红色文化与党史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发挥本专业特长,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和《母亲是中华》,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受到了在场党员和群众的一致鼓励和好评。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阅读了周保中将军的生平事迹,亲笔写的信件,观看了周保中将军的视频资料。在他撰写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中,记录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战争生活和英雄事迹。作为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的壮丽人生、光辉事迹及高尚品德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了社会,留给了后人,值得每一位新时代青年学习和传唱。




2022年7月5日,实践团将古生村选定为“探索家乡新时代新发展”的第一站。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古生村考察工作,提出了“一定要保护好洱海”的嘱托。



在古生村,同学们有幸采访到了当地人大主席团成员何举,大家向他询问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结束后,村民在环保意识方面的变化以及乡村发展新举措”。何举回答:“村民在对洱海保护的个人意识上有明显提升。比如在自己的生产生活方面,一是垃圾的收处,二是废水的处理排放,三是个人卫生,已经实现了有意识的保护和较科学的处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个人卫生习惯明显改善。从生产环节中,禁磷禁白禁氮,绿色生产。古生村在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的推进了乡村治理措施和洱海保护。全力截污治污减污, 杜绝污水流入洱海。全力改善入湖水质,设立了五级河长制,实施阳溪综合治理工程。全力开展村庄保洁,实现村庄垃圾收集全覆盖、常态化。全力开展生态修复。拆除建筑,退耕还湿。”

古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始终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村内随处可见“村庄多一份清洁,生活多一份美好”的警示标语。保护洱海已经成为古生村村民的自觉行动。



当日,实践团还走访了由大理州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共同打造的首个探索洱海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乡愁科技小院”。

乡愁科技小院于今年6月18日正式揭牌,旨在助力创建洱海流域水质保护典型和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农业绿色发展、面源污染防治等一系列行动,努力把古生村打造成洱海流域生态保护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样板和对外展示窗口。

截至大家参观当日,已有来自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云南大学的14名研究生入住“乡愁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采样,更有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同步参与小院的各项科技创新试验,科技试验田中为探索“绿色高值模式”的烟草、油菜已全部完成种植,“三步走”的农业科技创新正稳步推进。

在实地走访生态净化区、湿地公园与科技试验田后,实践团重新回到乡愁科技小院。回看大理发展的巨变,山更清了,水更秀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更加蓬勃。在科技小院中,同学们万分感慨,自发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二十大。




在古生村实地走访时同学们接触到了目前正推行的“全城治理,系统修复,综合整治,绿色发展,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治理新模式理论。2022年7月22日,实践团来到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溯源洱海的发展,学习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的主体思路。苍山洱海是大理的名片,更是大理儿女心中永远的牵挂,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拥有金山银山。



2022年7月,受大理市大理镇的东门小学校长邀请,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为东门小学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同学们选取不同时期的红色经典作品结合白族传统音乐,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大家讲解并教唱了白族调《白月亮白姐姐》《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普及乡村音乐教育的同时,向着“将艺术扎根在祖国大地,让歌声回荡在人民心中”的目标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