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举办“我的昆曲+”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30浏览次数:5122

2021年4月21日下午15时30分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处)、音乐学系主办,赏·歆曲社承办的“上海音乐学院2021年音乐学术季——春·汇”音乐学学术论坛第202期《我的昆曲+》,于上音歌剧院举行。本次讲座由昆曲演员赵津羽主讲,音乐学系辅导员王滕老师担任主持。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小诺研究员首先为本次讲座致开场辞:

“本次分享会以昆曲申遗二十周年为契机,传达对于昆曲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赵老师常年致力于昆曲文化推广,也是昆曲澎派闺门旦著名演员;非常可贵的是,**青年学子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也十分高涨,【赏·歆曲社】就是这样一群因为热爱戏曲音乐文化而组建的学生群体。今天的分享会更能称之为一次互动体验式的课堂,期待能够让经典更加深入地走进我们的学习、研究以及生活,为学校美育增添更丰富的内蕴。”

讲座正式开始。赵津羽老师告诉我们,今年已经是她从事职业昆曲推广的第15的年头了。2007年,她辞去教师一职,成立了昆韵京腔俱乐部;2016年,又联合恩师张洵澎将俱乐部“升级”为梦乐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在研习中心里,赵津羽教学生演昆曲、唱昆曲,做昆曲普及讲座,推广“昆曲+”的概念,希望昆曲能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昆曲申遗20周年的这个特殊年份,赵津羽表示:

“今天的人群都太匆忙了,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身边的美,体会诗一样的生活。我们需要把昆曲融入到生活当中,不是说培养一些昆曲的观众,更多的是用这样一个优秀的文化来滋养生命。2021年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周年,于是我便创作了入门读物《我的昆曲+》。”

昆曲不仅仅是停留在舞台上的一个剧种,她六百年的历史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文化。京剧发展至今二百余年,昆曲六百多年。那时读书人都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描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赵津羽身着丹色海派旗袍,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与昆曲的结缘:

“为什么我12岁会学昆曲?就是因为老师拿了一张杜丽娘的照片给我看,并告诉我说‘只有你来学昆曲,才能穿上这么好看的衣服’。就这样,我首先是被昆曲的服饰之美所吸引了。长长的水袖、罗群、戴上点翠的头面……当我第一次感受昆曲的诗词歌赋的时候,我便沉醉其中了。”

赵津羽向同学们介绍昆曲戏服

常听人说,昆曲曲高和寡。600多年前,昆曲只是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所知道的京剧、沪剧、越剧首先是剧,而昆曲首先是曲子,三五知己,做诗、谱曲、吹笛、演唱,于是组织了一个雅集活动,开始唱曲子。后来用曲子唱故事,于是产生了昆剧,昆剧就是由一个一个曲子组成的。

昆曲是一个综合艺术。当走入昆曲的时候,就是在跟古人对话,是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许多人听不懂昆曲的原因是,因为昆曲是诗。昆曲是诗词艺术,唱的不是大白话,语言体系是文言文的体系,是诗词的体系。

接下来,赵津羽邀请同学们上台,手把手地教授水袖、指法和身段技巧。

**赏·歆曲社自2008年创办,至今已有13年历史,由一批又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成员组成。在本场讲座进行得热火朝天之时,曲社的社员们也兴起而发,上台演唱了《牡丹亭》中的【皂罗袍】唱段。

“昆曲是一项非常适合女性的艺术,闺门旦中蕴含太多女性的言行举止。”赵津羽不止一次说道。

在本场讲座伊始,赵津羽便在观众席中随机选中了音乐学系2019级本科生方柯丁同学,邀请她参与“变身杜丽娘”的昆曲妆发体验。

当方柯丁上妆完毕,再度回到观众席中时,身着全套杜丽娘的服饰的她,一时间惊艳四座。

赵津羽当即邀请她与自己一同表演【皂罗袍】——妙舞清歌,水磨雅韵,昆曲之美,无处不雅致!

赵津羽之所以产生“昆曲+”的这一理念,是希望能将昆曲舞台上精致唯美的艺术美学融入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美学。正因昆曲是一个有严格规范的艺术,才能与生活所需紧密结合在一起。

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卫,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张卓,音乐学系青年教师、【赏?歆】曲社指导老师张玄,声歌系石林教授,民乐系副书记、副主任刘灏,音乐学系青年教师江山等近百名师生出席本次活动。

文字:蒋艺轩

审核:李小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