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一心为民廉洁奉公,青丝熬成苍颜。扎根亮山不惧风餐露宿,用汗水换绿水青山……”近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了由云南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来自上海的他们被杨善洲精神感动 创作歌曲《苍颜》表达敬意”,通讯中报道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党支部副书记刘灏副教授受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感染,领衔创作《苍颜》的故事。
刘灏是201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学员。7月中上旬,他随研修班在云南开展了为期6天的培训,其中3天是在杨善洲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学员们通过走善洲小道,聆听故事林、陈列馆的感人事迹,参加杨善洲精神专题讲授、访谈教学,参观善洲林场的老场部、老窝棚,在瞭望塔亲身体验烧火做饭的艰苦生活,在杨善洲墓园追思缅怀,重温入党誓词,对杨善洲精神和共产党员的初心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
“7月11日,我们冒雨在善洲林场徒步前行,登上瞭望塔,当我看到满山遍野的绿意,想到杨善洲老书记住了10多年的窝棚,想到他扎根大亮山20多年把荒山变绿洲,并无偿捐献给国家,想到他一辈子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为人民服务上,同为共产党员的我,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刘灏说,当天晚上,他一夜无眠,创作了《苍颜》这首歌的小样,又经同班学员共同润色歌词,最终创作完成。歌曲后期制作不但使用了葫芦丝,还加入了刘灏本人用手机在大亮山上采集的风吹林涛的音效。
供稿: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