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贤尚美 重温文明”——上海音乐学院师生走进奉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27浏览次数:12861

                                    一、序幕:意访民间
      奉贤位于上海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端,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孔子高徒吴国人言偃(子游)曾来此,故取“敬奉贤人”之意为名。在这样一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拥有着孙文明二胡艺术、奉贤滚灯、奉贤山歌剧、齐贤皮影戏、奉贤乡土纸艺、庄行土布染色经布工艺等一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音乐高等学府,自建院之始就有着深入民间学习采风的优良传统并延续至今。《中国传统乐曲演奏实践与理论赏析》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汝艺老师开设的音乐表演专业研究生课程。虽然是民乐表演专业必修课,同时又是一门开放式的课程。通过该课程,学生们不仅详细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优秀二胡传统作品,更是通过课程旁通了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典故传统,让学生们在历史文化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了解文化历史。课程一经开设便受到了广泛欢迎,尤其通过学校的市民开放周更是吸引了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民乐爱好者。有些爱好者甚至一直学习到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课。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深入民间亲身体验和感知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2019年6月19日,在汝艺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启了为期一天的“学贤尚美 重温文明”奉贤采风活动。此次采风活动的主题主要有二,其一,具有江南特色的奉贤历史文化;其二,孙文明及其二胡艺术。采风地点主要集中于奉贤区南桥镇。
                                   二、纪实:初入民间
      上午,师生们在奉贤区文化馆傅俊成馆长的安排下首先来到了位于南桥镇的“古华公园”,瞻仰了坐落于此的民间二胡艺术大师孙文明的雕像,以及园内的戏台,亲身感受了奉贤当地百姓日常的文娱方式。

   

       随后,同学们步行至毗邻的“贤苑”,参观了其中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圆梦博物馆、讲贤堂、悦贤坊、品贤轩,了解了奉贤“贤”“美”文化的实质和内涵。

     在品贤轩,研究生班古筝专业的李寒月同学还即兴用放置于厅堂内的古筝为大家演奏了两首乐曲,与在场看书品茗的当地百姓有了一次很好的互动,让学院艺术真正走进了民间,接了“地气”。

      以奉浦四季生态园基础打造的“贤园”以奉贤“贤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为主线,打造了思贤印、忆贤壁、言子像、诵贤墙、贤廊、讲贤堂、行贤桥等一系列展示区。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同学们了解了奉贤“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地名喻意,以及“贤文化”的内在涵养和精神追求。

    下午,作为此行的重点,上音师生一行首先来到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心进行学习与交流。

      奉贤区文化馆傅俊成馆长向同学们逐一介绍了展示墙上陈列的奉贤区现有非遗项目,并在之后的交流座谈会上,与奉贤区非遗中心的张斌老师一起着重介绍了市级非遗项目“孙文明民间二胡曲及演奏技艺”的传承、保护、研究及发展情况。

     孙文明作为与刘天华、阿炳(华彦钧)齐名的中国二胡艺术大师以及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与奉贤和上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952年,祖籍浙江上虞的孙文明入赘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东街潘家,可以说奉贤见证和承载了他的大半生。1960年,孙文明又受贺绿汀老院长之邀到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授课一年半,培养了吴之珉、林心铭等一批学生。在上音的这一年半的光景,应该说是他人生最为得意的阶段了。

     汝艺老师作为孙文明的再传弟子、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孙文明二胡艺术”传承人、上海市孙文明二胡艺术研究中心理事长,对孙文明的二胡艺术有着非常深入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为期一学年的《中国传统乐曲演奏实践与理论赏析》课堂上,也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并将其艺术与刘天华、阿炳(华彦钧)等中国二胡艺术史上的大师进行了多维度比较与分析。
     有了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再通过座谈会上几位老师的讲述,同学们对孙文明以及他的二胡艺术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新建成的奉贤区博物馆,通过历史实物和影像资料,了解了奉贤的地理风貌、行政区划、文化历史等发展脉络,看到了现存的孙文明唯一留下的一根二胡木制琴杆。

      此外,大家还有幸在博物馆参观了“雍正故宫文物大展”。此次大展因奉贤之名为雍正帝御赐,又恰逢奉贤区博物馆新开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特别在此展出了雍正物品124件。这是雍正物品第二次出故宫,第一次展出是在台湾,共展出物品36件。因此,这次展览非常难得和珍贵,让同学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艺术藏品和史料,也为此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句号之后,等待着大家的将是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新起点。此次初入民间的点滴发现和体会或许都会成为同学们今后倾毕生之力去关注、去品味、去琢磨和思索的话题。所谓“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当也有这层意味在其中吧。
                                    三、遐思:民间意趣
      什么是传统?民间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开启了这次的奉贤之行。当我们在初入民间,浅尝了一回民间传统的“滋味”之后,忽然意识到,这似乎是一坛陈酒佳酿,个中滋味,必亲身品味方能略知一二。
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更多是从专业技术层面上去学习和研究具体的演奏技巧和处理方式。但是,在这些演奏技巧和处理方式的背后,一直存在着一个隐喻,那就是“民间意趣”。
细细想来,这是一条极有意思的循环生存链。“民间意趣”作为生存链的最高端,直接决定了其主体“传统”的生存方式,而“传统”的生存方式则影响着受众对于它们的感知和实践,最后这种感知和实践又会反哺“民间意趣”,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种“民间意趣”往往具有极为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质,转化到音乐演奏“传统”上,可以具体体现为小到一个润腔甚至于一个音、一个技法的处理,大到整个作品风格、格局的把控。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传统”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变,不同时代的“民间意趣”会为属于它的“传统”编织风格各异的“新衣”,从而造就了中国音乐史上丰富灿烂的时代“传统”和“经典之声”。
     中国的“传统”如“水”,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却“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是否能够从中“嗅”出其本质,所依赖的便是各种琐碎信息。这些琐碎信息的母体便是以时代、地域文化为背景,以人为载体,在“历史的传统”与“创新的传统”中不断前行的“民间意趣”。
而我们作为“民间意趣”的受众与传承者,同时拥有着双重身份。这样的身份让我们须要一直在“传统”中往前走,不断地在历史中启迪创新,在创新中又反哺历史。而支撑我们前行的源点就是“民间”,每当我们迷途之时,便回归“民间”汲取营养,找寻新的方向。
                                    四、尾声:民间之后
     “学贤尚美 重温文明”,此次的奉贤采风活动给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们上了一堂教室之外的别样课程。教会了大家用身心去如融入和体悟滋养着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民间,用眼睛去发现每一个与之相关的细节,用耳朵去聆听它的音声,用鼻子去嗅一嗅空气中熟悉的气息,用舌尖去品味它的味道,用双手去触摸承载着它的实体。
     民间之后,带给我们的将是蜕变,一种赋予了历史厚度与时代新意的蜕变。行走于土生土长的民间和专业系统的学院之间,或许这会是最适合的一种状态吧。

秦思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