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速递

余丹红教授赴慕尼黑戏剧与音乐大学讲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04浏览次数:2521

2018年5月28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余丹红教授一行访问德国慕尼黑戏剧与音乐大学音乐教育系。余丹红教授以“中国音乐教育”为题,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授课。

该课程基于上海市重点人文学科“立德树人”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项目研发的系列纪录片“中国音乐教育”(MEiC)。余丹红教授通过纪录片的拍摄,分析贯穿其中的音乐教育核心思想与学科本质,以及中国音乐教育所呈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德国研究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当谈及古琴的制作过程、以及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哲学意味与传承价值时,所有人深感震撼,现场一片寂静,大家在沉思中表示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尊重。

在授课过程中,余丹红教授深刻感受到德国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意能力。他们与授课教师积极互动,提出自己的个人看法。比如,对于“吹管乐的西藏孩子”那一集所展示的内容,学生马上将之与德国的学校乐队训练进行比较研究,高度认同我国学校乐队训练的规范性,从队员选拔到训练、比赛,各个环节都显示出组织的严密性与专业性,甚至,他们反思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是否对学科专业性质的强调不够?有些学生还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记谱方式产生兴趣,比如古琴的减字谱,虽然他们并不熟悉这种记谱方式,但是他们却敏锐地感受到其中存在的即兴性,并很好奇这种即兴的处理方式与打谱概念等。讲课过程中,德国教授取出收藏的古琴,余丹红教授当场演示了一段,作为对纪录片的进一步现场阐释。

整个授课过程从下午两点到六点,持续了四个小时。德国的教授与学生们拷贝了已经上线的三十部纪录片,将之作为研究中国音乐教育现状的重要参考。这一点,也正是余丹红教授当初拍摄这些纪录片的初衷:这些纪录片不仅忠实记录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到当下的时代概貌,而且还是向世界展示真实的、鲜活的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平台。

很显然,这是德国研究生们第一次面对面地聆听中国教授的授课,从内容到形式,都使得他们深感新奇。最后,余丹红教授还对这些未来的德国音乐教育者们提出邀请,欢迎他们来上海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供稿:音乐教育系

撰稿: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