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25日,应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之邀,上海音乐学院校史馆赴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全国高校文博场馆志愿服务与社会教育论坛暨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文博领域的负责人、专家学者、讲解员及志愿服务者参会。
此次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核心,旨在推进我国高校文博场馆志愿服务与社会教育活动,提升高校博物馆内涵建设与文化影响力。
5月24日,我院校史馆肖阳副研究员以题为《艺术院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实证研究——以上海音乐学院校史展演宣传为例》的报告,从“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史”“上音校史馆与‘海尚音苑’志愿者社团建设”两方面,介绍了上音校史馆如何立足“上音校史活动服务于社会”“上音校史教育服务于上音学子”“上音校史服务于学术研究”,探索用音乐讲好“上音校史故事”。随后,在“校史故事+音乐导赏”部分,校史馆“海尚音苑”志愿者社团的同学们为与会者献演了耳熟能详的弦乐四重奏《梁祝》(何占豪、陈钢曲)、上音原创歌剧《贺绿汀》选段《上音,我的爱》(林在勇词、张千一曲),更是掀起了论坛活动的小高潮。其中校史馆与戴维一老师合作,为致敬黄自先生逝世八十周年,表达年轻一代上音人对前辈先贤的敬意,改编黄自先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选段《渔阳鼙鼓动地来》为弦乐四重奏版,让经典之作焕发新声,探索上音校史展演新途径的尝试,也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5月25日,来自我院声歌系的校史馆志愿者李忠浩同学带来了“文化自信的力量——黄自先生的民族音乐风格”的特色案例展示,这是校史馆“海尚音苑”社志愿者,首次围绕校史专题参与全国性的演讲汇报,并荣获“2018全国高校文博场馆优秀案例展示志愿者组优胜奖”的佳绩。
撰稿:曹逸佳
摄影:张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