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八所研究中心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25浏览次数:8413

 

                                                        中国竹笛艺术中心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成立于2016年,前身为成立于2013年的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竹笛乐团,成员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本科、附中、研究生各个阶段的竹笛优秀在读学生。“唐俊乔竹笛乐团“,以传播中国竹笛艺术、中国音乐文化为己任,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舞台艺术实践机会。上音竹笛乐团现有成员三十人,有17人曾在全国权威赛事中获得金奖29次,更有多位学生是三连冠、四连冠的获得者。自成立以来乐团已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巡回演出数十场,演出曲目丰富、形式多样。近年来,委约多位知名作曲家为乐团度身创作的多部优秀作品,通过青年演奏家们的广泛传播,也成为全国各大音乐艺术院校学习和参考的重要教学资料。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由唐俊乔教授担任。该中心旨在以上音团队建设为契机,凭借竹笛艺术高水平师资教学、高水平理论研究和高水平音乐会演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进一步推进上音竹笛专业及民族音乐学科建设,并最终为建成上音“高水平重大学科和学科团队”提供强大引擎,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科内涵建设提供示范。本团队的相关建设内容策划,是在梳理和总结近百年中国竹笛乃至中国民族乐器专业化发展经验教训、现时诉求基础上提出的。其中,确立竹笛艺术发展的“中国”前提、开展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积累,是我们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中国竹笛艺术中心做了两个途径的努力。一、建设发展竹笛乐团,二、依托学院高研院和基金项目搭建优秀师资团队。

        在打造竹笛乐团深化教学实践的同时,唐俊乔教授还倾力打造另一动态的优秀师资团队。依托高研院和学科建设部署,竹笛艺术中心现已聚集多位在中国民族音乐各领域中有突出贡献和深入思考的竹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学家,动态形成“中国竹笛艺术高峰团队”师资队伍,通过每年度柔性引进不同专家,以不同专业、不同专长来共同组建合理的师资团队开展教学实践,不仅对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提供强大动力,也对竹笛乃至民族器乐演奏的专门性理论建设,提供重要契机,而引进国内相关领域卓越专家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来,也很大幅度地更新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丰富地提高了学生演奏技能水平,从曲目的经典性与丰富性、高难度,以及演奏的规范性、风格独特性等方面,均为全国民族器乐界树立了榜样,形成示范。

       近百年来,竹笛专业化发展在教学方法、曲目创作等方面的建设从无到有,取得巨大进展。但相关演奏理论的深刻性、演奏实践的思想性、曲目创作的“中国性”等方面却一直缺乏开拓,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团队基于动态结构全国作曲、竹笛演奏、音乐学研究三领域卓越专家为团队,以大师课、高水平音乐会、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专家学术讲座、学术论文发表和《团队年鉴》为成果呈现方式,以教学改革为牵引,以曲目创作和音乐会实践为推手,以理论研究和成果积累为双翼,以可持续性常态建设为保障,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课程)的新型团队,符合现代音乐学院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需要,也是当前文化自信思想理念的具体实践。

        2017年度的上音中国竹笛艺术中心团队,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教学成果及极大的社会反响,举办音乐会12场、大师班4期、学术讲座21场、学术会议论坛5次、出版类3项、学术成果5项、获批立项国家艺术基金原创作品1部。并与人民音乐出版社达成了2018年书籍、教材、音像出版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意向。同年3月17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商振兴玉屏萧笛文化方案,由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作为此项合作方案的主要承办和运营方。

        2017年4月,唐俊乔教授根据学院相关领导、科研处、高研院、民乐系等上级部门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具有创新性及跨界融合特点的新型器乐表演形式《笛韵天籁——一部由演奏家演出的音乐剧场》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获批立项。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本项目的申报,得到了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有赖上海音乐学院竹笛艺术中心及高峰团队成员的前期精诚协作,证明我校新型学科建设工作初见成效。此次获批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是我院民乐系首个获批国家艺术基金的立项项目,也是中国音乐艺术院校唯一获批此项“器乐剧”原创项目,是国家对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意义深远。目前该剧正按计划排练中,将分别于2018年4月25日至4月28日在太仓大剧院及5月1日、5月2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


                                                          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

     2016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中国音乐史高峰团队,同时确立了“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项目,主要用于收集、整理、研究中国与东亚古代的乐谱,以供研究者所用。追根溯源,中国古代的音乐活动十分丰富,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乐谱及十分完整的乐谱体系。历史上的中国是古代东亚体系乐谱的发源地,并对东亚诸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遗憾的是,除明代以来的一些古琴谱外,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古代乐谱在中国却荡然无存。这就导致了我国古代乐谱、音乐文化的研究首先在日本(上世纪30年代)、英国(上世纪70年代)展开。我国曾掀起过一阵古谱研究的热潮,但研究者们至今为止解读的乐谱大多是从外国人手里转来的信息不全的影印件乐谱(主要是黑白)。可喜的是,日前来自日本的坂田先生表示愿意奉献他家族收藏的原版古谱。在昨日举办的中国音乐史学高峰团队成果汇报会上,他表示:“作为研究了58年中国古琴的人来说,我很清楚没有原版的古谱,研究将很难进行下去。”此次他奉献出家族收藏的6个版本的原版古谱,“本来就是自日本江户时期从中国传来的,现在重新回到中国很有意义”。

      目前,中国音乐史学高峰团队所进行的乐谱搜集、整理、分类、扫描工作可以为我国学者研究中国及东亚古代的乐谱及音乐形态提供权威的一手资料,为重构中国古代音乐建立理论依据,突破中国古代音乐“哑巴”音乐史的现状。团队成立半年多以来,共搜集到古谱及乐书62种(其中包含一些孤本和同一古谱的不同版本),谱种包括:古琴谱、琵琶谱、横笛谱、笙谱、筝谱、明乐谱、清乐谱等,几乎囊括一切乐谱的种类,在时间跨度上,从公元七八世纪的唐代一直到公元19世纪的清代。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的研究,在整理、推动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试图立足国际视野,回答未来音乐研究史发展的宏观问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赵维平教授担任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

    2017年5月13日上午,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的框架下,以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为核心,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推广为其宗旨的研究机构——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高研院”、科研处、《上海音乐学院志》编委会办公室承办,中国音乐史学会、《音乐艺术》编辑部、《中国新音乐年鉴》编辑部、《上音历史沿革研究》课题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与传播”学科团队协办。来自院内外逾六十名专家学者和师生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成立大会由“高研院”执行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燕迪主持,“高研院”院长林在勇、中国音乐史学会前会长戴嘉枋、“高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居其宏在会上先后致辞,并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揭牌。

林在勇在致辞中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建立在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已取得的一系列扎实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了“高研院”在弘扬、整理和推广优秀中国音乐文化方面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度的前瞻性。继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文化艺术生产创新重要基地、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之后,上海音乐学院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戴嘉枋教授与居其宏教授充分肯定了“研究中望得以实现,他们表示相信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必将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研究,产生更有深度地推动作用。

 

“研究中心”主任洛秦、钱仁平先后发言。洛秦从学科、地域两方面介绍了“研究中心”成立的缘由:一方面,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摇篮,自身拥有一个涵盖老中青、高水准的研究团队,近几年相继出版了《萧友梅全集》《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汇编》《新中国音乐文献总目(1946-1966)》《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图鉴(1927-1941)》《新四军音乐文化图谱》等一批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上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城市音乐研究的富矿,是“音乐上海学”的研究重镇,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亦将于今年校庆90周年之际,推出一套15册的“音乐上海学”丛书。“研究中心”将立足上音、依托上海、面向全国,展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相关研究。钱仁平从“研究中心”的框架搭建、人才凝聚,三场高规格学术会议的考量与安排,进行了相关介绍。指出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视角回顾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将推动该学科的深度研究。希冀在海内外专家的支持与努力下,将“研究中心”打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和影响力的学术科研机构与宣传推广平台。


                                                        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

      2017年97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举行。中心聘请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廖昌永教授为主任。

   该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创办《中国声乐艺术年鉴》与《中国声歌》学刊,整理出版《中国声乐艺术研究论丛》《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经典曲集》,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及其他等级期刊论文若干,举办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表演国际比赛1-2次,在海内外举办中国声乐艺术音乐会20场,举办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学术研究与高峰论坛等。据廖昌永介绍,该研究中心以构建中国声乐学科体系为目标,以整理研究、推陈出新的中国音乐经典化建构为主旨,以传承上海音乐学院传统优势学科力量为纽带,以集表演、创作、理论、史学研究各学科力量的协同创新为抓手,扎根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丰厚土壤、对接文化传承与传播国家战略、瞄准国际一流声乐艺术水平,回顾历史、关注当下、引领未来。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表示,上海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重镇,上海音乐学院是上海乃至全国创建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在创作人才方面,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作者青主曾任我院教授,中国第一代职业作曲家中以创作声乐作品闻名的有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贺绿汀、刘雪庵等,他们无不是上音乃至中国音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表演人才方面,周小燕、喻宜萱、郎毓秀、蔡绍序、斯义桂等一批上音著名校友都是中国声乐艺术与声乐学科建设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他们为中国声乐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

      2017年910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成立。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终身指挥阎惠昌教授受聘中心主任。该中心将传承上海音乐学院在民族管弦乐创作、表演与研究方面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该中心主要工作包括:整理、研究与经典化建构中国民族管弦乐;开展民族管弦乐作曲、配器、民族管弦乐器的制造与标准化、民族管弦乐队建制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大系、中国民族管弦乐乐队训练教材、中国民族管弦乐基础数据库等集成出版、平台建设工作以及中国民乐传统经典与原创新作的海外推广等。 

   自1927年我院成立以来,就以整理国乐为宗旨,1930年成立国乐组,开始探索民族音乐专业化的学术发展道路。1956年,在贺绿汀院长的倡导下,上海音乐学院成立全国第一个民族音乐系。从建系之始便有兼具演奏、创作与研究的传统,形成了器乐演奏、乐队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良好的学科结构,三者结合,协调发展,奠定了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

      2017年1021日,贺绿汀中国高等研究院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上海音乐学院郭树荟教授受聘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将承担起重要的历史责任,在当代社会音乐文化的景观中,将以江南区域的优势,辐射全国,为非遗音乐的保护、研究作进一步深化与推进。

上海音乐学院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瑞,副院长杨燕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教授伍国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周青青,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蔡际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蒲方,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明言,《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北京晨报》副主编安瑞,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粤剧艺术传承基地”负责人沈云芳,上海江南丝竹保护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峰及院内专家江明惇、郭树荟、萧梅、刘红、戴晓莲等出席。林在勇、江明惇、伍国栋、周青青共同为中心揭牌。林在勇向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郭树荟颁发中心主任聘书。

      1927年我院成立之初,就由蔡元培、萧友梅提出整理国乐、学习西乐的现代化双轨办学理念。90年的办学历程,一路沿着萧友梅、黄自、贺绿汀等音乐教育开拓者的足迹,高度重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当代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中心成立仪式上,我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要求,非遗研究中心必须担负起继承并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这件大事,这也是学院办学理念与国家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主旨的重要实践。

     上海音乐学院从五十年代在传统音乐理论、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学科基础建设中,就有着辉煌的成绩。1979年贺绿汀院长提倡并亲自指导民间音乐抢救小组工作的展开,使得大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以抢救、保护和传承。贺老曾说过:民族民间音乐之丰富是任何国家所没有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民族音乐的宝藏,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随着近年来昆曲、古琴艺术等相继入选世界级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更为深刻的印证。

 

                                                                              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

2017年12月9日,“《中国新音乐年鉴》编委会2017年会暨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归建座谈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会上,在2002年创办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正式归入高研院中心。

林在勇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志敏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千一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何训田、王建民、周湘林、洛秦、钱仁平、汤隽杰等专家领导;汉堡国立音乐戏剧大学陈晓勇教授、国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李诗原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务长徐之彤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金平教授、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璟教授等院外专家出席本次年会,会议由钱仁平主持,并做《<中国新音乐年鉴>编纂工作报告,2013-2017》专题报告。

林院长说: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的抱负是中国音乐体系建设,对于中国音乐的概念要不断反思、深化,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时代,做工作、办学的格局都要不断拓展,要努力去提升音乐在整个新时代文化与文明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对15年前创办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正式归入高研院中心序列表示祝贺。

叶小钢主席说:《年鉴》反映了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界的大事件,上音做事严谨、持续、有规律,在这件事情上走在了全国院校的前列。同时也要考虑到东西南北中的全面性,同时,他也提出要建立一个“上海标准”,有一定的权威性,也能显示出上音的眼光和风骨。

彭志敏教授认为人物专访和手稿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栏目,新时代、新气象要有新的思路。张千一教授认为办《年鉴》一定要要解决好深度与广度的平衡问题,要全而不散,

与会专家从年鉴编纂的规范性、全面性、权威性以及国际交流与对话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出版社社长洛秦教授向与会代表赠送《中国新音乐年鉴2014卷》、多媒体交响剧场《丝路追梦》策划钱仁平、作曲家代表周湘林向与会代表赠送《丝路追梦》总谱。

会议期间,林在勇、叶小钢、张千一、彭志敏、徐孟东为高研院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揭牌,林在勇院长(编委会主任)向叶小钢、彭志敏颁《中国新音乐年鉴》编委会主任聘书,并为钱仁平颁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聘书。


                                     丝路乐坊

2018年1月9日,《丝路乐坊》项目启动会议暨“一带一路”创作与研究座谈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在项目启动会议上,《丝路乐坊》正式纳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平台。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院长林在勇出席座谈会,并为《丝路乐坊》专家委员会成员与高级研究员颁发聘书。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高研院执行院长杨燕迪主持会议。本次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主办,《丝路乐坊》项目中心承办。

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许舒亚,上音科研处长、高研院秘书长钱仁平,上音教育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数字媒体学院(筹)负责人代晓蓉,上音学科办副主任、高研院副秘书长韩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指挥家努斯来提·瓦吉丁,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终身指挥阎惠昌,经典947频率总监沈舒强,旅美作曲家于阳,大连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欢,《戏剧艺术》杂志主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潘健华,艺术人文频道制片人、资深编导孙孟晋,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副会长潘峰,上海大世界文化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军出席本次座谈会。

林在勇从战略高度,对这个项目本身的推进以及未来的推广做了规划:《丝路乐坊》项目是在学校未来布局当中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这个项目里面包含了舞美、多媒体、市场等这样一些新的要素,其工作里面最核心的观点是分享,在分享当中获得共振。《丝路乐坊》要精准地设立项目,科学地安排工作的节点,然后理性地来看待自己工作的价值,客观地呈现工作成果。用一种开放、包容、分享的态度赢得社会的认可。把它做成一个真正不图虚名,年年有真实成果的研究中心、艺术产出单位。通过跟大世界、艺术人文频道等平台的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推出更多作品。希望不仅仅是传承和展示,更要有一定的文化增值、产业价值、商业价值。

会上,代晓蓉介绍了《丝路乐坊》项目计划。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一带一路”题材的重大创作,完成了《丝路追梦》等一批具有艺术水准和中国艺术特色的作品。在这个背景和情况下,成立了《丝路乐坊》项目中心,其主要工作分为三个版块“丝路创作”“丝路研究”“丝路交流与传播”。它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树立上音在一带一路主题下的艺术创作,进一步确立我院在丝路题材作品的创作中,音乐、媒体、戏剧、跨界融合创作的亮点与特色,为进一步响应时代需求,探索、巩固跨界融合的创作的方式,体现上音一直以来的艺术创作中海纳百川、用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许舒亚教授认为,上海音乐学院在创作力量上首当其冲,在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作曲家。近年来,在“上海之春”等品牌里展现了很多的新人新作、优秀作品、优秀人才。希望今后能够推出更多好的作品、好的创意、好的计划,从而推动上海音乐学院继续在上海,甚至全国各项活动中起到重要的展示作用。

努斯来提·瓦吉丁主席说,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感召之下,能成立这样一个项目中心,感到非常高兴。愿意在“一带一路”的创作和研究上,尽一点我微薄之力。把我在西域多年的感想以及思路和其他老师一起,协力打造上海音乐学院这样一个品牌项目。

与会专家针对这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热烈的发言,以及对如何推动项目的发展给出了切实的建议。



延伸阅读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

      201659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成立。高研院以建设世界顶尖的中国音乐学科高地与文化枢纽港为宗旨,以中国音乐研究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开展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与推广。高研院的创立不仅对中国音乐学科建设具有标杆及示范意义,而且将对世界范围的高等研究院建设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高研院已先后成立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中国竹笛艺术中心、华人作曲家手稿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并将持续关注与引领中国音乐学科体系构建工作。

 一、 创办宗旨:

   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贺绿汀高研院)旨在传承以贺绿汀等老一辈音乐家为象征的上音优良办学传统和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凸显上音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推动、弘扬、整理和推广优秀中国音乐创作为工作核心,整合校内外资源,统合创作、表演、理论、批评和推广的各方力量,汲取传统精华,立足国际视野,对接国家战略,增强学院办学实力,扩大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与社会辐射面,拉动和提升学校的“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上音的独特贡献。

   二、任务及愿景:

  在创作方面,进行战略规划和方向性的谋划,对接上海市与国家要求,结合学校创作委员会的委约制度,瞄准国家艺术基金与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申报,组织和推出重大题材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创作项目。

  在理论批评方面,从理论高度探索和梳理具有全局性和引领性的根本性创作与理论问题,主动而系统地进行“中国音乐的经典化建构”,展开中国现当代音乐作曲家与作品辑录数据库建设,深入开掘传统和民间资源并为创作提供参照。

  在演出与推广方面,主动组织具有学术性、主题性的音乐会,充分利用相关国内外艺术平台和资源渠道,举办相关展演、研讨、展览活动,成立上海独奏家室内乐团,展开国际性的巡演活动。

  在出版与成果积累方面,与各相关国内外出版社和唱片机构进行多方位、高层次合作,系统推出中国音乐创作的学术性成果系列,编写各类体系化教材,让优秀中国音乐进入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为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三、 运行机制

  设立贺绿汀高研院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相关专家担任委员,对该高研院的总体发展策略和具体项目进行审议和评估。设立贺绿汀高研院院务委员会,负责高研院的日常事务与运行。调动上音的校内资源,发挥已有的“上海音乐艺术发展中心”和“中国音乐创作研究与推广”创新基地两个平台的作用,整合院内相关中心和机构的创作、科研与推广力量,瞄准重大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

  四、组织架构

、院务委员会

名誉院长:赵季平

  长:林在勇

执行院长:王  瑞

委  员:林在勇、赵季平、杨燕迪、王 瑞、周湘林、

张 巍、钱仁平、王建民、张国勇、叶国辉、赵维平

  长:钱仁平

副秘书长:韩斌、原静

、学术委员会

  任:赵季平

副主任:杨燕迪、廖昌永、许舒亚

委  员:盛宗亮、叶  聪、阎惠昌、高文厚、居其宏、

乔建中、钱亦平、王建民、张国勇、叶国辉、赵维平

、学术平台

1、中国竹笛艺术中心

2、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

3、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

4、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

5、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

6、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

7、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

8、丝路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