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兴城会议30周年高峰论坛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

发布者:唐天祺发布时间:2017-09-27浏览次数:2008

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暨纪念兴城会议30周年高峰论坛

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

 

    “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兴城会议30周年高峰论坛”于2016年11月25-2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承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作曲系、科研处、音研所协办,并得到《音乐艺术》《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文汇报《音乐周报》中国音乐学网等多家媒体支持。大会开幕式于11月26日上午9时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燕迪主持,他说:目前我们正处在中国社会和文化高速发展并在世界已有巨大影响力的时代,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同时对接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文化大发展战略,结合“兴城会议”举办30周年,同时上音今年成立了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宗旨就是以发展中国音乐、特别是推动中国音乐的优秀创作,在此背景下召开本次高峰论坛会议。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院长林在勇致开幕词,他首先表示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向曾经为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当年“兴城会议”亲历者、当前正活跃在中国音乐发展最前沿的理论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和今天出席青年论坛的后起之秀们致敬,欢迎大家的到来和参与。我们主办这个纪念活动,是希望认真思考这30年历史的走向究竟如何,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经验,将面临怎样的未来,林在勇院长用三个“是时候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一是时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了,30年来国家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目前获得资源的机会无限增多,获得资源支持的门槛无限降低,而这些有利条件却让我们有时候忘记了人民大众是最后评判价值的标准,远离了真正要关注服务的对象,以目前的心态和状态创作出能够传世的作品恐怕比例堪忧;二是时候融入世界音乐语言并开拓其丰富性了,音乐应该以世界作为其宽度、以万年作为其广度,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类别、某一形式、某一族群、某一国家。音乐在不断生长发展,我们也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素材,而不是局限于相对熟悉的20世纪已渐渐没落的西方音乐研究方式,我们应打开心胸和视野,放下束缚和偏见,开发新的领域、新的材质,新的冥想方式,以新的无限丰富的语言探索音乐形式;三是时候认清中国音乐和传统文化之根了,音乐研究想要获得真正突破,必须放在文化研究背景中,必定和文化相连接,我们要摈弃近年来对中国文化“自我矮化“的倾向,拂去表征中国文化的皮毛,回归到祖先们所思所感的那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带有公共性的、普遍性的命题,从中汲取艺术灵感和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林院长最后总结道: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如同当年“兴城会议”一般探讨理论无界限,打破思维局限,破解僵化的音乐教育组织结构,借助多个平台,把当代音乐教育和音乐艺术与人民大众音乐生活联系和沟通,真正回归到自由探索的本质,而不被资源奴役、不被观念奴役,不被一个时代的学术的专业的权力架构奴役,创造一点真正属于文化的、属于历史的、属于人民的东西。也希望来自全国的专家教授能够在上音的公共平台上,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探讨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希望年轻一代为我们创造一个如何不同的30年。

    特邀嘉宾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居其宏教授为本次大会的召开作了热情洋溢的祝贺发言。

 20世纪以降,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就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紧密关联,也凝聚了几代音乐学人的智慧与艰辛。1986年,“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在辽宁兴城召开,会议把“当前中国音乐的紧迫问题和音乐理论家的历史使命”这样一个深具社会关怀和音乐学者历史责任感的话题作为中心议题,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历史背景下首次举办以中青年音乐学者为主要对象的理论研讨会。会议涌现出一批具有洞见的学术成果、同时也使一批中青年音乐学者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理论骨干,对中国音乐理论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0年后的当下,中国音乐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许和当时不同,但如何发展中国音乐?当下中国音乐又面对何种挑战和机遇?中国音乐学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该承担何种历史角色?这些问题依然是重要且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话题。
    鉴于此,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辽宁兴城会议30周年高峰论坛”。本次会议围绕中国音乐发展百年回顾、当代音乐创作现实命题、中国音乐发展本土文化关怀、中国音乐文化国际推广与传播、中国音乐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进行高峰对话与理论研讨。会议鼓励新看法、新观点,推崇直面现实且具有问题意识的真知灼见,力争使本次会议为中国当代音乐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会议关注音乐现状、紧扣社会现实、倡导学人责任,接续并发扬优良学术传统,立足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这一新型、高端的学术平台,推动学界在总结、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理论研究、传播推广作出新的思考,以期进一步开拓新时期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新局面。
     会议是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承办的2016年度重大学术活动之一。高研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中国音乐创作、研究、推广、教育与人才培养为其宗旨目标”,将“中国音乐经典化建构”作为主要使命,传承以贺绿汀为代表的老一辈音乐家所具有的上音优良办学传统和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凸显上音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推动中国音乐创作,弘扬、整理和推广中国音乐文化为工作核心,整合校内外资源,统合创作、表演、理论、批评和推广的各方力量,汲取传统精华,对接国家战略,增强学院办学实力,扩大中国音乐国际影响力与社会辐射面,推进和提升学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上音深厚且独特的贡献。

 此前,1125日下午居其宏教授在 “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历史反思和责任担当——纪念‘兴城会议’30周年”主题报告中指出:纪念“兴城会议”30周年,在于继承和发扬“兴城会议”精神,紧跟时代法阵大势,怀抱爱国家、爱民族、爱音乐艺术的满腔热忱,以深沉博大的历史反思意识和勇于担当的学术使命感,认真把握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和中国音乐的特殊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创造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堪与人类一切灿烂音乐文化和经典作品比肩而立的中国特色当代音乐艺术为己任,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贡献当代音乐家的青春、才华和激情。这与上海音乐学院老院长的“贺绿汀精神”一脉相承,是“贺绿汀精神”在当代的坚守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