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速递

音乐工程系2017届本科毕业生音乐会完美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9浏览次数:1900

6月5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17届毕业生们在贺绿汀音乐厅,以音乐为媒介,营造了一场音乐人的梦。现场观众被引入这场梦,聆听中西方音乐语言的对话,感受科技之光,或是倾听自然之声与童话世界的梦幻,或是亦是直面歇斯底里、直抒胸臆的自我。

本场音乐会的作品风格多元,想象力丰富,意境丰满。将民乐与虚拟管弦乐队相融合,描绘出大雪纷飞的月夜凄惨的战国时代场景(月夜风——为笛箫古筝与虚拟管弦乐队而作);巧妙应用演奏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乐器生动描绘了红楼梦中“闹酒”片段(壹——为古琴、电贝斯、京剧人声和电子音乐而作);通过纯熟的作曲、演奏技巧并结合Max/Msp对钢琴进行实时处理,细腻表现了水波涟漪的景象(时间停止之湖——为钢琴和实时电子音乐而作); 三种不同乐器——古筝、大提琴与钢琴中西方乐器同台争齐,展现不一样的对话,伴随女声的浅唱,诉说着自我,诉说着细腻绵长(独梦);将实录于真实乐器的电子音乐进行现场实时处理,让观众对“叶生于木”有了更深的体会(一木一叶——为室内乐与电子音乐而作);精心制作的Led灯梦幻舞裙搭配着漫天白色气球,营造着别样的梦幻的世界(卡夫卡幻想曲);将电子部分依托着作曲本身营造的音色与空间的对比,强化了作品的空间感和动态感。 就这般听觉上的摇摆散状之态,宛如黑夜中的萤火之光(萤——为钢琴五重奏与电子音乐而作)。两场通过打碟来展现的作品瞬间将音乐厅内的气氛点燃。(《MUSIC MAKES ME FUN》&《ZOMBIE——为EDM而作》) 。

音乐会的呈现方式多元化。在音乐厅外的廊厅内,还展出了好玩的交互作品。这个装置能通过识别“指挥者”的挥手动作并进行实时处理,改变音乐的速度,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诠释音乐(模拟指挥家)。

所有作品都被紧张地筹备着,每个细节都被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从作曲、制作、混缩到现场的搭建、扩音、摆台展现的都是同学们四年所学的成果。不仅运用专业优势,运用声音拾取、处理等多种手法,使得演出的听觉效果达到极致;更巧妙地根据贺绿汀音乐厅的场地调节设计影像以及舞台效果,使得整台演出不仅具有专业性,也具有趣味性、多元性以及视听完整性。

现场的精彩有序,离不开所有技术人员从演出前几天就开始的准备,以及演出现场的辛苦调试、工作。录音混音专业方向的同学,在协助同学们完成音乐的同时,担当起了整台演出技术部分的重任。音乐会的成功演出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年美好而艰辛的大学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在毕业生音乐会作品展演的短短几小时里,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台前幕后忙碌的你,记得那青春的容颜,这或将成为你生命中美好而又永恒的怀念。






撰稿:陆畅、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