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速递

艺管精英讲坛启航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06浏览次数:4247

3月31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顺利举行第一期艺管精英讲坛《百老汇及百老汇商业模式》,主讲嘉宾是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副总裁、中国区首席代表马敏辉。马先生熟悉中外文化产业政策及运营方式,曾在上海文化局、市金融办工作,是中美两国培养的演艺界资深人士。

 

本着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突破的工作要求,上音艺管系规划了“一个转型、两个融合、三个面向、四个聚焦和七项工作”的愿景。本学期上音艺管精英讲坛以“感受火热实践的最新动脉、分享艺管精英的先锋思考”为主旨,邀请四位业界艺管精英以“每月一期一位大咖”的形式分别对话艺管学子。讲坛为学生提供了解业界最新发展动态的同时,带给学生更多与大咖直面交流的机会。在提供学生分享、吸收艺管精英实战经验和思想精华时,提升艺管未来骨干的理论水平与实战意识。

首期《百老汇及百老汇商业模式》讲坛受众不仅仅限于四个年级的艺管学子,同时吸引了不少学界、业界人士,31日下午整个80座的教室座无虚席。马敏辉先生重点以纽约百老汇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百老汇的商业模式及其启发。“在美国,百老汇大街随处可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剧产业确实成为了一块“吸金石”——每一块美金,都能够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此外, “少林武魂获得托尼奖提名”的案例,更是强调了专业评论的重要性,一个纽约时报的剧评直接可以决定一部剧的走势。联想到当代艺术管理中的营销策划模式,这或许也是一个新媒体宣传的角度。马先生授之以道,对在座每一位致力于打造“东方百老汇”的艺管儿寄以厚望。

“It should be China. It should be Shanghai.”从百老汇院线到“东方百老汇院线”,马指出了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而孕育第二个东方百老汇的地域,只能是上海。“由于消费能力、剧场条件、制作能力和社会氛围的缺陷,可以说直到2020年上海不会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音乐剧市场。”即使如此,日新月异的上海仍有极大的潜力在音乐剧市场筚路蓝缕,取得旺势。未来的上海,定会是音乐剧舞台的后起之秀。

最后在半小时的问答环节中,大家更是争先恐后地踊跃发问,马敏辉先生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尽管讲座比预期实践延迟近半小时结束,所有听众都非常耐心地听到了最后,等待与马先生的对谈机会。艺管精英讲堂第一期就这样在火爆的场面和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普遍的好评与热烈反响让大家更期待后期的讲坛。艺管精英讲坛留下的不止是知识、经验,更有对艺术管理台前幕后更深层次的思考。

 

 

撰文/黄溯

摄影/颜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