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2016年终特稿】财务工作: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并重,预算执行率大幅提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1-09浏览次数:118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因此,高效的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全校教职工严格的责任意识、红线意识,对保证学校办学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016年,上音财务处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等,确保了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财务处强化服务意识,热情周到服务师生,推出爱心“小矮凳”、“小黄贴”行动,广大师生纷纷点赞。


全年收支预算执行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随着高峰高原学科的推进,教育投入增长明显,对于上音办学事业的拉动和水平提升效果显著。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上音预算总盘子为38181.97万元,其中:部门预算24913.27万元、代编预算1078.63万元、事业收入4500万元、其他收入2282.60万元、央财及高峰高原预算外专项拨款5407.47万元,与2011年的16291.29万元相比增加了21890.68万元,增幅翻一番以上。

此外,2016年部门预算及代编预算合计25991.90万元,实际支出23856.02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1.16%,其中:人员经费的预算执行率为100%,公用经费的预算执行率为99.97%,项目经费、代编预算的预算执行率分别为81.49%、78.13%,至年底被清零2249.64万元,比2015年被清零5607.98万元相比减少了3358.34万元,减幅为近60%。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上音项目预算执行率超过八成,较2015年有较大提升,但仍有2249.64万元被清零。

10月,市教委赴上音专题调研2016年预算执行管理情况。通过加强学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对推进现代大学治理有积极作用。

 

加强内控建设,优化预算管理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勇于担当,强化责任意识,工作中要严守党风廉政的‘底线’,坚决不踩‘红线’,经得起审计的监督和检验。”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在审计和内控工作会议上强调。

上音正常有序的运转,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建设。搞好内控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加强内部管理,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

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科学的制度流程,可为内控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结合学院内控建设工作,财务处分析了近五年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梳理并修订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图;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针对风险点,找出风险应对措施,促进和提升学院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财务处加强和改进内涵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等项目的预算管理办法,改革预算分配办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预算绩效考核。

此外,财务处严控“三公经费”,严格中央八项规定,做到红线不碰,标准不破,手续不省。面对高校财务共同问题之一的公务卡使用率较低的问题,上音通过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推动并提高公务卡的使用率及减少现金报销率。


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简化流程

财务永远围绕业务,为教学提供方便。2016年,财务处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预算执行率及财务绩效,包括:取消“两次预算表”各类附表、提高部门负责人签字权限、简化合同流转手续等。

总会计师张佳春强调,学院简化财务规定是对大家的信任,但信任也就意味着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因此希望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紧紧围绕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提升学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而努力工作。

6月,上音专门召开财务工作培训会议,对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过程中一些财经制度、流程、标准的变化进了重新梳理和解读,同时对简化财务审批及报销流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财务处本着处处为教职工着想、时时为教职工服务的精神,针对报销时有排长龙的情况,还在办公室设置爱心“小矮凳”、办公桌贴上“小黄贴”行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其他方面,财务处积极配合各部门,完成了资产清查、审计、基建财务管理等多项重要工作。具体内容为:在教委统一部署下,正式启动生均培养成本的测算与研究;基本完成党风督查自查整改工作;配合资产处做好清产核资工作,财务资产核实率为100%;配合审计处完成年报审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修缮项目审计、内控审计等工作;配合基建处完成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及资金支付工作;配合上海交响乐团做好上海乐队学院的财务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及创新性经费开支标准的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