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速递

第九届大音讲堂聚焦音乐学科内部对话与倾听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16浏览次数:2789

12月2-3日,上海高校社科人文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第九届“大音讲堂”在上海音乐学院如约举行。该讲堂旨在促进音乐学与其他学科方法的交叉互融,并在过去的八届讲堂中分别邀请了宗教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本次邀请到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尼古拉斯·库克(Nicholas Cook)教授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梅勒妮·佩雷斯(Melanie Plesch)教授。本次活动共包含2场讲座,1场音乐会与1场圆桌会议。

在活动开始前,大音讲堂的策划和主持人萧梅教授简短说明本次策划主题的用意。本次讲堂之所以邀请两位“西方音乐分析”领域的学者,不仅是因为这两位学者的研究与民族音乐学有极大的相关性,更重要的是促进音乐学学科内部的互相对话和彼此倾听。萧梅教授提出,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应关注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世界音乐”,关注当代音乐,“跨越边界”。

图1:萧梅教授

第一场讲座为尼古拉斯·库克教授的《在音乐中听到相关性》(Hearing the Relational in Music)。第二场讲座由梅勒妮·佩雷斯教授发言,其讲座题目为《去中心的“风格原型”:东方和西方》(Decentering topic theory:East and West)。在两场讲座中,两位教授介绍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案例与自己的研究个案。尼古拉斯·库克教授主要聚焦于“人的关系在音乐表演中的体现”,而梅勒妮·佩雷斯教授则借助“风格原型”理论,从国家(民族)主义建构观出发,建立了在总体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对音乐进行诠释的模型。这些方法都将为中国音乐作品的分析提供借鉴。

图2:尼古拉斯·库克教授

图3:梅勒妮·佩雷斯教授

12月2日晚上举办的音乐会《古今鼓:丝绸之路上的细腰鼓》,为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中韩‘古今·鼓’国际艺术交流事业项目”的成果展现,此项目得到了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国际艺术交流项目文艺振兴基金的支持。在音乐会上,来自中韩两国的5位演奏家(赵钟勋、崔敏、金芝贤、尹银花、王伊)为大家带来了陶制长鼓、大笒、洞箫、笙、洋琴、唢呐、古筝等诸多乐器的演奏以及对中国传统乐曲与韩方创作曲目的演绎。此次音乐会上的陶制长鼓是音乐家们通过在中国南部地区的实地考察,以考察内容为基础复原制作的陶瓷细腰鼓。

音乐会结束后,音乐厅内举行了“复原细腰鼓”的捐赠仪式。韩方代表捐赠了近10件复原不同尺寸与装饰图案的陶制细腰鼓给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图4:“复原细腰鼓”捐赠仪式

12月3日上午的圆桌会议上,尼古拉斯·库克教授、梅勒妮·佩雷斯教授与上音的师生围绕此次讲座中涉及到的“风格原型”理论、中国音乐家作品分析以及“复原细腰鼓”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依照惯例,在圆桌会议后,召开了一年一度的“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至此,大音讲堂正式落下帷幕。

图5:“大音讲堂”参与师生合影(部分)


撰稿: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