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视角

【文汇报】1943年抗战歌剧《银山下》翻开“不能忘却的记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01浏览次数:1584

                      

吕其明(中)向上音“新四军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捐赠了一批个人收藏的珍贵音乐资料,图为捐赠仪式现场。 (均上海音乐学院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50年前,一首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让历史牢牢记住了中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的名字。如今已经85岁的吕其明与作曲陈新光完成了一部全新作品——交响音画《一支抗日游击队》。作为献给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礼物,这部作品将于今年9月献演于上海音乐厅,由上海爱乐乐团演绎。
  昨天,吕其明冒着酷暑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向上音“新四军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捐赠了一批个人收藏的珍贵音乐资料,其中包括写于1943年的抗战歌剧《银山下》乐谱手稿。捐赠仪式后,老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纵然辗转多年,这份手稿一直与我形影相随。”吕其明告诉记者,“我相信很多音乐爱好者并不知道《银山下》这部歌剧作品。甚至大多数音乐界人士也所知甚少。它的背后,是一大批抗战时期的优秀歌剧作品,亟待人们打开历史的档案袋。”
  独幕九场歌剧《银山下》由作曲家管荫深、剧作家许平创作于1943年新四军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在皖南抗日根据地演出。“管荫深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我们共同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部《银山下》紧密结合我党精神,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号召。”吕其明说,这部歌剧作品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时代感,艺术上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它借鉴了西方歌剧的手法,运用了咏叹调、宣叙调、独唱、三重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来展现复杂的戏剧性,推动情节,还别出心裁地用“紫蓝黄绿灰”等七种色彩来凸显人物性格,形成冲突感。从手稿中仿佛可见当年演出的场景。第一幕中,身着“紫”衣的“女高音”夏沉香,款步走出屋内,环视雪景——“一夜东风,逗来漫天羽毛,是哪家仙子心肠如是好……”唱词民族风格浓郁,旋律优美流畅,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吕其明认为,歌剧作为抗战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的作品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刘顺清开辟南泥湾》《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农村曲》等一大批反映并描写抗战峥嵘岁月题材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传承意义,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不可磨灭的艺术史料。
  说到“传承”,作为抗战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吕其明在26岁青春岁月写出了动人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35岁时又创作了宏大雄浑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82岁完成了管弦乐组曲《使命》……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曲家的内心再度澎湃。
  即将于9月献演的新作《一支抗日游击队》是一部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开头部分以“卢沟桥事变”作为宏大叙事的起点,当日军的炮火与铁蹄在华夏大地肆虐,人们恐惧且愤怒着。此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犹如一支神兵,在深夜布下地雷,一场伏击战就此打响”。“伏击战,就像一个张开的口袋,等待敌人撞入,瓮中捉鳖。”吕其明讲述着他脑海中的创作场景,壮志豪情立显,“这是打击鬼子最有效的方式,对此我有亲身的经历”。
  创作生涯已长达半个世纪的吕其明依旧希望继续为人民写作,“这是我心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