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视角

他手指一点,才有了《梁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4浏览次数:1599

日期:2015.03.20 作者:周敏娴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  周敏娴


      乍暖还寒的初春,著名音乐家孟波因病医治无效,于316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9岁。
     6年前,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梁祝》50岁庆生晚会上,时年76岁的何占豪教授走上舞台,向当时93岁高龄的孟波先生深深鞠躬谢恩。如果没有孟波,就没有《梁祝》。《梁祝》作曲者之一何占豪曾数次这么说。
      时间回到半个多世纪前,1959527日的下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剧院奏响。鲜有人知,若不是当年孟波的一圈一划,在中国音乐史上荡气回肠的这曲《梁祝》或许根本无缘面世。
    
力排众议选中《梁祝》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集聚了何占豪、丁芷诺等一批有志青年学生。为了向国庆10周年献礼,小组成员准备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经反复讨论,最后报了3个题目:《大炼钢铁》、《女民兵》与《梁祝》。鉴于当时的大环境,排在末位的《梁祝》原本只是凑数,但组员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时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的孟波,却偏偏在这个备胎旁打了勾。
      孟波的选择遭来非议。有人认为,《梁祝》宣扬才子佳人,与时代氛围格格不入。而孟波却坚持了他的选择,很多年后他才公布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之所以选择《梁祝》,并非出于政治上先知先觉识破浮夸风,而是因为纯粹出于对音乐的理解”——小提琴纤细、柔软的特性,很难表现大炼钢铁这类题材,但表现《梁祝》这样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反倒相得益彰。孟波同时坚持的还有:音乐家只有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才能写好作品。《梁祝》作曲者之一何占豪在进音乐学院之前,曾担任浙江的一个越剧团乐队的二胡演奏员,他熟悉越剧音乐,孟波相信让他来给《梁祝》编曲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孟波力排众议,用一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殉情,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意义驳回了质疑声。
      那时的何占豪只是小提琴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且从未学过作曲。孟波爱才,向副院长、作曲教授丁善德求助,丁教授则推荐了作曲系四年级的高才生,有四只音乐眼睛之称的陈钢驰援
      青年们很快拿出了初稿,谱写了相爱抗婚投坟”3个段落,尾声是投坟之后第一主题怀念再现。一曲终了,孟波建议增加一段化蝶,让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再美些、亮些。这才是最强烈的反抗。他当时这么说。这一改动,不仅规范了交响作品的艺术架构,而且也使得协奏曲的主题得以升华。点化作品,赋予其灵魂,只有孟波这样思想与艺术两的集大成者才能做到。
    
建议举办上海之春


      春天,象征着美好、万物复苏和欣欣向荣。这也是如今已一年一度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名字的由来。
      1956年,孟波时任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兼秘书长,曾发起组织举办中国音乐周活动。该音乐周曾选择五四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及其作品来排练演出,当时全国各省市来京参加的音乐工作者达4500余人。
      之后,在中国音乐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情况,孟波提出举办以上海城市为依托、并以春天季节为寄托的音乐节,以此来推动音乐创作、评论,促进新的人才成长。这个美好的建议成为现实:以孟波为主任,贺绿汀、丁善德、钟望阳、黄贻钧为副主任的上海之春音乐节常设机构成立了,同时,由南京大戏院改建成的上海音乐厅成为《上海之春》的主要演出场地。
     19605月,上海之春的第一声乐音在上海音乐厅奏响。传承至今,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和享誉海外的中国音乐盛事。不下六七百部(首)在我国音乐史、舞蹈史上留下印记的传世之作通过上海之春这一演出舞台为观众熟识——久演不衰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何占豪、陈钢)、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吕其明),还有交响乐《长征》(丁善德)、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瞿维)、第二交响乐《抗日战争》(王云阶)、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朱践耳)、第一交响乐《东方的曙光》(施咏康),以及芭蕾舞剧《白毛女》等,数量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