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网站栏目  图片新闻

《解放日报》:他把学生都当作“大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17浏览次数:1433

                                                           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大师班          

                        

       11月13日上午,为参加犹太裔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的大师班,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走道都站满了人。两个小时里,麦斯基要指导三位大提琴学生的演奏,他们分别来自上音附小、上音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本科。
  “通常人们认为大师班是这样的,这是学生,这是大师。”麦斯基指指手边的学生又指指自己,“但我不这样认为。大师班是指导大师的课堂,我把你们都当作‘大师’,我的经验可能比你们丰富一些,可以给予一点让你们从‘大师’蜕变为真正艺术家的帮助。”作为世界杰出的大提琴家,麦斯基的话让接受指导的上音大二学生朴玲玲眼睛一亮。
  朴玲玲演奏的是贝多芬 《A大调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麦斯基习惯让学生完整演奏整首曲目,自己在一边静静聆听,时而蹙眉时而随着节奏晃动脑袋,沉浸在乐曲声中。一曲奏毕,观众席上爆发出掌声,麦斯基也称赞:“非常棒!”麦斯基的指导风格幽默亲和。他说,考虑到除了台上的学生,台下的很多听众同样是这堂大师班的学生,他不想对弓法与指法做具体指导,“这样太耗费时间,但我想说一句俗语‘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能帮助你把问题处理得更好’,如果你掌握了好的弓法,它能帮助你拉得更好。”他强调,演奏者应严格按照曲谱演奏,“在巴赫年代,作曲家几乎不会在曲谱上写什么多余的东西。但现在,作曲家写得越来越详细,对演奏者来说,这能更好地掌握作曲家的意图。”他举例说重复的乐句,演奏者应该明白,没有单纯的重复,演奏时,应该抱着继续不停向前走的信念,而不是倒回去再来一遍。不管是演奏大作品还是小作品,乐句的长线条和小细节都要注意到,这样能更好地建立起乐章的结构和层次。
  接受指导的三位学生中,年纪最小的上音附小学生张芷瑜11岁,麦斯基笑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踢足球。”对这位最小的学生,麦斯基花了整整一小时给予指导。他说,就像学画画一样,刚开始只给初学者4、5支不同颜色的笔,慢慢增加到10多支,好的画家擅长把不同颜色糅起来创造新的颜色,演奏者的任务也是扩大自己的能力不断开拓新音色。上音附中学生李拉演奏德沃夏克《寂静的森林》作品68号,下台时,她凑近麦斯基耳语了一句,这位5个孩子的父亲立刻舒展笑颜:“我很高兴听到你这样说,但音乐不像体育比赛,精确到分秒,谁强谁弱谁是第一,一目了然。音乐不分名次,我很清楚自己的局限性,和你们一样,还需要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