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焦裕禄,我们在路上

9月25日,人民日版头版刊发了《总书记要我们对标焦裕禄》一文,该文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来兰考视察,总结阐释焦裕禄精神,多次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焦裕禄,对标焦裕禄。

上海音乐学院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兰考团队于7月6日至10日远赴河南开展题为兰考“焦裕禄”精神学习传承与音乐帮扶社会实践活动,把学习弘扬和传承焦裕禄精神与文化精准扶贫相结合,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作新时代的大学生,努力培养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

在本月的“形势与政策”课上,管弦系辅导员张洋作为兰考团队的指导教师,为同学们讲述实践经历,分享实践心得。实践活动秉承“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文化繁荣使命”的主题,发扬乐观、自信、不畏艰难的"焦裕禄"精神,带领同学们深入到祖国基层,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传承了新时代焦裕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保证高水平的演出质量,出色的完成了实践任务。实践活动也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以焦裕禄为榜样,以焦裕禄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好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 

对标焦裕禄,需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国家文化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引下,师生们把音乐指导与文化精准扶贫相结合,以音乐帮扶的形式,先后来到兰考县文化馆、焦裕禄精神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心——先锋朝阳学堂等单位进行参观交流,师生们不仅为当地的学生呈现了精彩的表演,还为他们深入讲解了乐器的发音原理与演奏技法。管弦系姚复鸣老师在兰考县文化馆开设了铜管乐团专题辅导,对文化馆学员们进行了专业的演奏指导,使得广大基层文艺爱好者得到了专业的“学院派”指导,活动获得了群众们的热烈反馈,以实际行动贯彻“音乐指导深入基层,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活动主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对标焦裕禄,文艺创作需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实践中,同学们积极探索新时期文艺作品的改编创作。此行实践团对于演出曲目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不仅包括了《华盛顿邮报》、《匈牙利舞曲》等传统的管弦乐曲目,音乐工程系的同学们还专门改编了《编花篮》、《走进新时代》和《春天的故事》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演出曲目。同学们通过改编民歌等方式、将高雅音乐通俗化,贴近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审美,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音乐工程系赵雨恬同学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深深地被焦裕禄精神与新时代劳模精神所打动,有感而发,连夜创作了歌曲《筑梦新兰考》,以音乐学院学生的独特方式向焦裕禄精神致敬,用文艺作品弘扬时代精神。

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作为未来文艺工作接班人,上音学子们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内省,在新时代绽放青春的光芒。

 

供稿:管弦系